《长山生命科学论坛》(第10期)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3-12-08动态浏览次数:204

    2023年12月7日下午,长山生命科学论坛(第10期)学术报告在73882必赢网页版330会议室顺利举办,张忠杰、胡波和杨乐云三位老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及取得的学术成果分别作了题为《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家蚕重要经济性状遗传改良研究》、《甜菜夜蛾解毒酶转录调控机制及抗性治理策略》和《NO调控酿酒酵母生物膜形成的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

    家蚕是由野蚕驯化而来的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绢丝昆虫,同时也是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行业发展至今,为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主要是重要经济性状(产量和品质)的改良。传统育种方法面临周期长、成本高、机制不清等瓶颈。利用基因编辑手段进行家蚕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可以为现代蚕业生产提供新的手段,在蚕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张忠杰老师利用转基因和基因组编辑技术构建了高产量家蚕品种并整合转基因、基因定点敲除和敲入等多种遗传操作手段构建家蚕雌性特异胚胎致死系统,实现专养雄蚕,提高蚕丝质量。

    长期以来化学农药的不科学、不合理的使用,使得甜菜夜蛾的抗药性问题越来越凸显,急需探究抗性机制和开发新的防控技术来治理抗性害虫。胡波老师通过体内外试验研究初步阐明了解毒酶CYP450和GST的转录调控机制,为进一步开发新的防控技术治理害虫奠定基础。

    以生物膜固定化技术开发的乙醇发酵工艺,具有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产量等优点。由于对酵母固定化发酵中生物膜形成制研究不清晰,阻碍了固定化发酵技术进一步的发展。杨乐云老师通过研究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O)对酵母生物膜形成的作用,阐明了NO通过铜离子转运、脂肪酸降解和硫胺素合成途径调控生物膜形成的机制,为优化调控固定化细胞发酵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与汇报人就研究工作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三位老师就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悉心解答。本次学术报告会,为所院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加深了对家蚕基因编辑育种、害虫抗药性和生物膜固定化相关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理解,促进了相关学科的交流学习。

    张忠杰博士,蚕业研究所/73882必赢网页版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等项目资助。长期从事家蚕性别调控、食性调控和发育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PLoS Biology、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Biology等国际期刊。

    胡波博士,蚕业研究所/73882必赢网页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等项目。长期从事昆虫抗药性和昆虫生理生化研究。研究成果在Plos Genetic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和Pest Management Science等期刊上已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

    杨乐云博士,蚕业研究所/73882必赢网页版讲师。主持校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长期从事固定化发酵中微生物生物膜的形成机制研究,在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

Baidu
sogou